4OgMAuudVSE xy.huanqiu.comarticle热带水果生产怎样绿色高效?/em2d4g1am/ff5n8b0qt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强化食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深化农产品药物残留治理。2025年农业农村部一号文件强调“深化重点问题品种药物残留治理,加快推广胶体金等新型速测技术”。近日,农业农村部南亚热带作物中心在四川省攀枝花市组织召开热带作物绿色高效生产技术现场交流会,各地重点聚焦荔枝、芒果、香蕉等热带水果,交流采用绿色高效生产技术、促进农残治理、加快提升热带水果质量安全水平的经验做法。农业农村部南亚热带作物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我国热带水果种植面积3036.8万亩,产量3565.5万吨,产值1922.8亿元。热作标准技术体系逐步完善,基本覆盖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不断突破,研发优化了水肥一体化高效施肥技术、“五位一体”香蕉枯萎病综合防控技术、花蕾注射防治香蕉蓟马等高效精准施肥施药技术,研制推广了果实套袋、天敌释放、色板诱杀及微生物菌剂、杀虫灯、性诱剂等化学农药绿色替代技术及产品,集成构建了一批化肥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模式,示范园化肥平均减量25%以上,农药平均减量35%以上。然而,热带水果在绿色生产和质量安全领域仍面临诸多挑战。“热作地区普遍气温较高,病虫害多发、高发、频发,防控任务艰巨。”农业农村部南亚热带作物中心相关负责人指出,目前热作产业仍以小农户分散经营为主,统一的生产标准和技术规程难以全面落地;老旧果园比例高,新品种更新不够;生物防治、物理诱控等绿色防控技术整体推广覆盖面和应用比例仍然偏低,植保无人飞机等设备缺乏科学系统的施药技术规范;绿色综合防控技术体系的集成创新、推广应用机制及配套政策不够完善。此外,主产区全过程监管服务能力仍需加强。 交流会上,各省代表讲述了因地制宜、全面推进热带水果“一品一策”各项治理措施落地的做法。行政、科研、推广等部门协同发力,加快推动热作生产方式向绿色、优质、安全、高效的方向转型升级。四川省集成推广土壤有机质提升、摘花延时和轮换枝结果、“开天窗”大枝修剪、结果枝精细修剪等热作绿色高效生产技术,推行果园生草、果—畜—沼等生态循环种植模式,打造一批绿色高质高效果园。广东省每年围绕热带水果绿色生产遴选主导品种、主推技术10多项,建设了茂名电白荔枝五化果园、阳西农村盛宴荔枝园、雷州覃斗芒果合作社、遂溪丰达香蕉基地等一批示范基地,起到了辐射带动作用。云南省积极推进老果园改造、新果园标准化生产,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建设品牌基地,促进热带水果绿色高效生产。海南全省新建15个病虫疫情监测分中心(省级)田间监测点,大力扶持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发展,2024年以来,全省芒果、荔枝等热带作物无人机飞防面积累计超过300万亩次。政府完善农药登记、市场监管、使用管理、追溯体系等制度建设,加强社会化服务,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加强监管提升治理成效,提高技术到位率、覆盖面。广西壮族自治区对规模种植户纳入监管名录,完成重点水果品类规模种植主体监管名录24951个,覆盖面积192.18万亩。福建省设立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经费9700万元,推行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与“一品一码”追溯并行制度。贵州省组织专家分别到望谟县、册亨县、罗甸县开展芒果、香蕉、荔枝生产技术绿色防控技术培训,指导种植主体合理选药用药,生产企业、合作社、农户等1100余人参加培训。农业农村部南亚热带作物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各级热作主管部门、技术推广单位要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推进热作绿色生产和农残治理。强化科技赋能,加快绿色高效生产技术研发推广;强化监测预警,大力推进病虫害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发展;加强宣传引导,促进热带水果农药科学使用;加强管理服务,提升热作绿色生产水平,合力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热区乡村全面振兴。(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姚媛)1760166130602责编:王妍农民日报客户端176016613060211[]{"email":"wangyan@huanqiu.com","name":"王妍"}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强化食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深化农产品药物残留治理。2025年农业农村部一号文件强调“深化重点问题品种药物残留治理,加快推广胶体金等新型速测技术”。近日,农业农村部南亚热带作物中心在四川省攀枝花市组织召开热带作物绿色高效生产技术现场交流会,各地重点聚焦荔枝、芒果、香蕉等热带水果,交流采用绿色高效生产技术、促进农残治理、加快提升热带水果质量安全水平的经验做法。农业农村部南亚热带作物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我国热带水果种植面积3036.8万亩,产量3565.5万吨,产值1922.8亿元。热作标准技术体系逐步完善,基本覆盖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不断突破,研发优化了水肥一体化高效施肥技术、“五位一体”香蕉枯萎病综合防控技术、花蕾注射防治香蕉蓟马等高效精准施肥施药技术,研制推广了果实套袋、天敌释放、色板诱杀及微生物菌剂、杀虫灯、性诱剂等化学农药绿色替代技术及产品,集成构建了一批化肥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模式,示范园化肥平均减量25%以上,农药平均减量35%以上。然而,热带水果在绿色生产和质量安全领域仍面临诸多挑战。“热作地区普遍气温较高,病虫害多发、高发、频发,防控任务艰巨。”农业农村部南亚热带作物中心相关负责人指出,目前热作产业仍以小农户分散经营为主,统一的生产标准和技术规程难以全面落地;老旧果园比例高,新品种更新不够;生物防治、物理诱控等绿色防控技术整体推广覆盖面和应用比例仍然偏低,植保无人飞机等设备缺乏科学系统的施药技术规范;绿色综合防控技术体系的集成创新、推广应用机制及配套政策不够完善。此外,主产区全过程监管服务能力仍需加强。 交流会上,各省代表讲述了因地制宜、全面推进热带水果“一品一策”各项治理措施落地的做法。行政、科研、推广等部门协同发力,加快推动热作生产方式向绿色、优质、安全、高效的方向转型升级。四川省集成推广土壤有机质提升、摘花延时和轮换枝结果、“开天窗”大枝修剪、结果枝精细修剪等热作绿色高效生产技术,推行果园生草、果—畜—沼等生态循环种植模式,打造一批绿色高质高效果园。广东省每年围绕热带水果绿色生产遴选主导品种、主推技术10多项,建设了茂名电白荔枝五化果园、阳西农村盛宴荔枝园、雷州覃斗芒果合作社、遂溪丰达香蕉基地等一批示范基地,起到了辐射带动作用。云南省积极推进老果园改造、新果园标准化生产,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建设品牌基地,促进热带水果绿色高效生产。海南全省新建15个病虫疫情监测分中心(省级)田间监测点,大力扶持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发展,2024年以来,全省芒果、荔枝等热带作物无人机飞防面积累计超过300万亩次。政府完善农药登记、市场监管、使用管理、追溯体系等制度建设,加强社会化服务,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加强监管提升治理成效,提高技术到位率、覆盖面。广西壮族自治区对规模种植户纳入监管名录,完成重点水果品类规模种植主体监管名录24951个,覆盖面积192.18万亩。福建省设立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经费9700万元,推行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与“一品一码”追溯并行制度。贵州省组织专家分别到望谟县、册亨县、罗甸县开展芒果、香蕉、荔枝生产技术绿色防控技术培训,指导种植主体合理选药用药,生产企业、合作社、农户等1100余人参加培训。农业农村部南亚热带作物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各级热作主管部门、技术推广单位要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推进热作绿色生产和农残治理。强化科技赋能,加快绿色高效生产技术研发推广;强化监测预警,大力推进病虫害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发展;加强宣传引导,促进热带水果农药科学使用;加强管理服务,提升热作绿色生产水平,合力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热区乡村全面振兴。(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姚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