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O6gp3gnsAU xy.huanqiu.comarticle“一尾虾”盘活“一条链”/em2d4g1am/em2l29ib2初秋的清晨,海风拂过,山东滨州波光粼粼的盐田上,一笼笼体色清亮、活蹦乱跳的盐田虾刚被打捞上岸,便被来自京津冀、长三角及日韩的客商争相抢购。这片曾被视为“盐卤不养人”的渤海湾盐碱滩涂,如今凭借一尾盐田虾,构建起全产业链发展的现代海洋经济体系,为全国沿海地区提供了可复制的“蓝色方案”。滨州依河傍海,坐拥182公里海岸线与2185平方公里蔚蓝海域,滋养着130余万亩滩涂湿地。这里年均40‰以上的高盐度海水,曾是传统农业的“禁区”,如今却成为盐田虾的“天然屏障”。高浓度卤水不仅隔绝外界污染,强渗透性还抑制了寄生虫与病菌,造就了“零抗生素”的纯净基因。卤水中蕴含的钾、钙、镁等40余种微量元素,滋养出虾肉紧实弹牙、甘冽回甜的独特风味。突破始于种源创新。长期以来,我国对虾产业受困于优质种虾依赖进口的瓶颈。滨州以科技创新破局,由市海洋发展渔业局牵头,推动渤海水产联合中国海洋大学、中科院海洋所等12家顶尖科研机构,组建起包振民等5位院士领衔的专家智库,集中攻关种源核心技术,建成1处国家级联合育种平台、1处国家级无规定水生动物疫病苗种场、2处省级良种场。在渤海水产国家级对虾联合育种平台实验室,技术人员轻点智能控制系统,水温、盐度、营养摄入等数据实时显示在大屏上,实现了对“渤海1号”虾苗的24小时全程监护。如今,滨州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对虾品种4个,掌握核心种源家系超1000个。2025年4月,全国唯一建成启用的国家级南美白对虾育种平台在此落地,通过基因技术重构育种体系,推动产业从传统表型选育向精准分子设计跨越。在养殖环节,滨州创新推行“人放天养、优胜劣汰”的生态养殖模式。在136万亩水产养殖面积中,113万亩盐田构成独特的养殖基底,其中70万亩适宜盐田虾生长。盐田虾遵循120天自然生长周期,在四季轮回中沉淀出“体色清亮、肉质紧糯、味美鲜甜、品质野生”的自然至味。科研数据显示,盐田虾蛋白质含量达20.5克/100克,高于普通虾11%;脂肪含量仅0.4克/100克,为普通虾的1/3左右。虾青素含量达20.61毫克/1000克,为低盐度养殖虾的2倍多,凭借卓越营养,“盐水虾”入选国家健康食谱推荐菜肴。更令人称道的是“渔光一体”“盐渔溴钾联产”等循环模式。在滨州友发水产公司的育苗基地,5000亩“渔光一体”光伏发电产业园实现“板上发电、板下养虾”。沾化区7000亩虾池上方铺设光伏板,年发电量达4亿度。循环经济模式让“每滴水都创造价值”:海水经初级养殖对虾、中级提取溴素、饱和卤水制盐、苦卤生产钾镁,形成“一水多用”零排放体系。产业链的延伸让盐田虾价值倍增。全市118家预制菜企业开发出盐田虾水饺、即食虾球等近百款产品,年产值突破20亿元,让“鲜活虾”变身“便捷味”,走进千家万户餐桌。从养殖到餐桌,滨州已构建起“苗种繁育—生态养殖—冷链物流—精深加工”的全产业链。2024年,滨州对虾产量高达16万吨,占山东省总产量的53%,成为高端市场的抢手货,远销日韩、欧美等国。此外,今年8月,滨州市海洋发展研究院牵头编制的《滨州盐田虾养殖技术规程》,明确23项量化指标,区块链溯源系统赋予每只虾“电子身份证”,让“滨州盐田虾”的口碑扎根品质、走向全球。2025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抓好滨州对虾等14个优势特色农业全产业链提质增效试点。从“煮海为盐”到“耕海牧渔”,滨州盐田用数十年完成从传统产业到现代海洋经济的蜕变。如今,带着渤海湾咸鲜的盐田虾游向全球餐桌,这片蓝色沃土生动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也为建设更高水平“海上粮仓”提供了渔业答案。一尾虾盘活一条链,一条链带动一方经济。在渤海湾畔这片充满希望的盐碱滩涂上,滨州人用智慧和汗水书写着新时代耕海牧渔的精彩篇章,为中国现代渔业发展树立了可资借鉴的成功典范。(人民网记者 公雪)1756452746193责编:王妍人民网-山东频道175645274619311[]//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68b274182adbbded747aa21a523eb9bb.jpg{"email":"wangyan@huanqiu.com","name":"王妍"}
初秋的清晨,海风拂过,山东滨州波光粼粼的盐田上,一笼笼体色清亮、活蹦乱跳的盐田虾刚被打捞上岸,便被来自京津冀、长三角及日韩的客商争相抢购。这片曾被视为“盐卤不养人”的渤海湾盐碱滩涂,如今凭借一尾盐田虾,构建起全产业链发展的现代海洋经济体系,为全国沿海地区提供了可复制的“蓝色方案”。滨州依河傍海,坐拥182公里海岸线与2185平方公里蔚蓝海域,滋养着130余万亩滩涂湿地。这里年均40‰以上的高盐度海水,曾是传统农业的“禁区”,如今却成为盐田虾的“天然屏障”。高浓度卤水不仅隔绝外界污染,强渗透性还抑制了寄生虫与病菌,造就了“零抗生素”的纯净基因。卤水中蕴含的钾、钙、镁等40余种微量元素,滋养出虾肉紧实弹牙、甘冽回甜的独特风味。突破始于种源创新。长期以来,我国对虾产业受困于优质种虾依赖进口的瓶颈。滨州以科技创新破局,由市海洋发展渔业局牵头,推动渤海水产联合中国海洋大学、中科院海洋所等12家顶尖科研机构,组建起包振民等5位院士领衔的专家智库,集中攻关种源核心技术,建成1处国家级联合育种平台、1处国家级无规定水生动物疫病苗种场、2处省级良种场。在渤海水产国家级对虾联合育种平台实验室,技术人员轻点智能控制系统,水温、盐度、营养摄入等数据实时显示在大屏上,实现了对“渤海1号”虾苗的24小时全程监护。如今,滨州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对虾品种4个,掌握核心种源家系超1000个。2025年4月,全国唯一建成启用的国家级南美白对虾育种平台在此落地,通过基因技术重构育种体系,推动产业从传统表型选育向精准分子设计跨越。在养殖环节,滨州创新推行“人放天养、优胜劣汰”的生态养殖模式。在136万亩水产养殖面积中,113万亩盐田构成独特的养殖基底,其中70万亩适宜盐田虾生长。盐田虾遵循120天自然生长周期,在四季轮回中沉淀出“体色清亮、肉质紧糯、味美鲜甜、品质野生”的自然至味。科研数据显示,盐田虾蛋白质含量达20.5克/100克,高于普通虾11%;脂肪含量仅0.4克/100克,为普通虾的1/3左右。虾青素含量达20.61毫克/1000克,为低盐度养殖虾的2倍多,凭借卓越营养,“盐水虾”入选国家健康食谱推荐菜肴。更令人称道的是“渔光一体”“盐渔溴钾联产”等循环模式。在滨州友发水产公司的育苗基地,5000亩“渔光一体”光伏发电产业园实现“板上发电、板下养虾”。沾化区7000亩虾池上方铺设光伏板,年发电量达4亿度。循环经济模式让“每滴水都创造价值”:海水经初级养殖对虾、中级提取溴素、饱和卤水制盐、苦卤生产钾镁,形成“一水多用”零排放体系。产业链的延伸让盐田虾价值倍增。全市118家预制菜企业开发出盐田虾水饺、即食虾球等近百款产品,年产值突破20亿元,让“鲜活虾”变身“便捷味”,走进千家万户餐桌。从养殖到餐桌,滨州已构建起“苗种繁育—生态养殖—冷链物流—精深加工”的全产业链。2024年,滨州对虾产量高达16万吨,占山东省总产量的53%,成为高端市场的抢手货,远销日韩、欧美等国。此外,今年8月,滨州市海洋发展研究院牵头编制的《滨州盐田虾养殖技术规程》,明确23项量化指标,区块链溯源系统赋予每只虾“电子身份证”,让“滨州盐田虾”的口碑扎根品质、走向全球。2025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抓好滨州对虾等14个优势特色农业全产业链提质增效试点。从“煮海为盐”到“耕海牧渔”,滨州盐田用数十年完成从传统产业到现代海洋经济的蜕变。如今,带着渤海湾咸鲜的盐田虾游向全球餐桌,这片蓝色沃土生动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也为建设更高水平“海上粮仓”提供了渔业答案。一尾虾盘活一条链,一条链带动一方经济。在渤海湾畔这片充满希望的盐碱滩涂上,滨州人用智慧和汗水书写着新时代耕海牧渔的精彩篇章,为中国现代渔业发展树立了可资借鉴的成功典范。(人民网记者 公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