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NmbNn8ioFw xy.huanqiu.comarticle生态“家底”越来越厚/em2d4g1am/ff5n85c7h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阶段性成果发布——生态“家底”越来越厚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20年来,在“两山”理念的指引下,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自2017年以来,生态环境部先后组织开展了7批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共命名了572个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240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这些地区作为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排头兵”和“先行者”,如同一颗颗种子深植在中国大地上,让生态文明理念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具体成效如何?生态环境部日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对此做了介绍。 “示范区的大气和水环境质量普遍在省内名列前茅,将近一半的‘两山’基地生态状况达到‘优’级,生态‘家底’越来越厚。”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张玉军说,聚焦“双碳”目标,创建地区率先推动从能耗“双控”逐步向碳排放“双控”转变,单位GDP能耗和碳排放强度,在各省也大都是领先水平。此外,创建地区的“两山”转化“路径更宽”。张玉军表示,生态环境部推动把好生态变成“金饭碗”,颜值变价值,引导各地依托生态优势,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实践探索,凝练形成“护绿换金”“聚绿成金”“借绿生金”三种转化路径,以及生态补偿、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金融等7种转化模式。据了解,示范创建工作鼓励地方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上进行探索——海南保亭创新“基础+治理+奖励”的补偿模式,水质达标率提升了25%;福建武夷山建立“两级流转”机制,带动旅游收入年增18%……目前,2025年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遴选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与往年相比,今年相关工作有了新的变化。首先,优化了指标。聚焦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新部署新要求,生态环境部优化调整了部分指标。市级指标更加侧重综合建设成效和前瞻性,县级指标更加侧重任务落实和农村环境整治。第二,简化了程序。生态环境部对生态文明示范创建管理规程进行了修订,编制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和“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实施方案不再纳为准入条件,由原来的“规划引领”改为“指标导向”,进一步简化了程序,切实为基层减负。第三,减少了频次。新的遴选工作,周期从一年调整为三年。延长周期实质上是减少频次,控制数量,优中选优,进一步提高创建的“含金量”,发挥创建地区的示范引领作用。第四,加强了监管。生态环境部施行全周期动态监管,在日常,对出现重大生态环境问题的进行警告;对命名满六年的开展复核评估,进行“末位淘汰”。通过全周期监管,确保引领示范的持续性。“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是引领,是方向。”张玉军说,“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修改后的规程指标,开展新一批生态文明示范创建遴选工作;同时,加强宣传推广,系统总结提炼典型经验,持续讲好中国生态文明故事。”(记者 刘发为)1754361357943责编:王澎人民日报海外版17543613579432[]{"email":"wangpeng@huanqiu.com","name":"王澎"}
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阶段性成果发布——生态“家底”越来越厚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20年来,在“两山”理念的指引下,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自2017年以来,生态环境部先后组织开展了7批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共命名了572个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240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这些地区作为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排头兵”和“先行者”,如同一颗颗种子深植在中国大地上,让生态文明理念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具体成效如何?生态环境部日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对此做了介绍。 “示范区的大气和水环境质量普遍在省内名列前茅,将近一半的‘两山’基地生态状况达到‘优’级,生态‘家底’越来越厚。”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张玉军说,聚焦“双碳”目标,创建地区率先推动从能耗“双控”逐步向碳排放“双控”转变,单位GDP能耗和碳排放强度,在各省也大都是领先水平。此外,创建地区的“两山”转化“路径更宽”。张玉军表示,生态环境部推动把好生态变成“金饭碗”,颜值变价值,引导各地依托生态优势,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实践探索,凝练形成“护绿换金”“聚绿成金”“借绿生金”三种转化路径,以及生态补偿、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金融等7种转化模式。据了解,示范创建工作鼓励地方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上进行探索——海南保亭创新“基础+治理+奖励”的补偿模式,水质达标率提升了25%;福建武夷山建立“两级流转”机制,带动旅游收入年增18%……目前,2025年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遴选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与往年相比,今年相关工作有了新的变化。首先,优化了指标。聚焦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新部署新要求,生态环境部优化调整了部分指标。市级指标更加侧重综合建设成效和前瞻性,县级指标更加侧重任务落实和农村环境整治。第二,简化了程序。生态环境部对生态文明示范创建管理规程进行了修订,编制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和“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实施方案不再纳为准入条件,由原来的“规划引领”改为“指标导向”,进一步简化了程序,切实为基层减负。第三,减少了频次。新的遴选工作,周期从一年调整为三年。延长周期实质上是减少频次,控制数量,优中选优,进一步提高创建的“含金量”,发挥创建地区的示范引领作用。第四,加强了监管。生态环境部施行全周期动态监管,在日常,对出现重大生态环境问题的进行警告;对命名满六年的开展复核评估,进行“末位淘汰”。通过全周期监管,确保引领示范的持续性。“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是引领,是方向。”张玉军说,“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修改后的规程指标,开展新一批生态文明示范创建遴选工作;同时,加强宣传推广,系统总结提炼典型经验,持续讲好中国生态文明故事。”(记者 刘发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