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J6OT64S5hf xy.huanqiu.comarticle科技小院添活力 乡村振兴有底气/em2d4g1am/em2l29ib2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将“科技小院”写入其中,并提出“推广科技小院模式,鼓励科研院所、高校专家服务农业农村”。科技小院的核心优势之一在于其扎根田间地头的服务模式。通过直接驻扎在农村,科技小院能够近距离观察、了解并精准对接农民的实际需求。在助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科技小院”充分发挥科技的力量,通过引入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帮助农民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经济效益。此外,“科技小院”通过搭建人才培养平台,为农村地区的青年人才提供了实践锻炼和成长成才的机会。扎根底层 深入生产一线“科技小院”是高校师生和科研院所技术人员从事科学研究、服务“三农”工作的重要平台。它以科技创新带动乡村创业,把高质量论文写在乡村大地上,以科技成果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科技小院”通过建立“高校-政府-企业-农民”多元主体协作机制,实现“专家与农民零距离、科研与生产零距离、育人与用人零距离”,探寻农业技术推广的新模式、农业科研体制改革的新思路和专业人才培养的新途径。据湖南日报报道,武冈市晏田乡种植辣椒历史久远,因干旱、品种老化,辣椒产量低、销售单一,效益不理想。以“武冈辣椒科技小院”为平台,湖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健康学院副院长周定港博士,与省农业科学院专家一起深入田间指导,当地引进线椒、皱皮椒等6个新品种,打造7个示范种植基地,培训农户采用覆盖地膜、堆肥池等新技术,成功帮助该乡塑造“椒闻天下”岩椒品牌,辐射带动该乡辣椒种植户增收200余万元。“学校根据产业发展需求,派出专家、研究生团队进驻‘科技小院’,把实验室建在田间地头,为产业发展打造一支深入田间地头的乡土人才队伍。”湖南科技大学党委书记唐亚阳介绍,该校派出专家技术团队,围绕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展开全过程研究和服务,形成科技成果转化、技术服务推广、乡土人才培育链条。目前,武冈市已建成4个国家级、3个省级“科技小院”,覆盖辣椒、油桐、大豆种植及铜鹅养殖等领域,推广新技术56项,促成科研成果转化20项,培养新农民500余名,技术辐射带动6000余户农民增产增收。科技助农 实现增产增收“科技小院”既是实践课堂、创新平台,又是“转换间”,已经成为许多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的试验示范基地。通过“科技小院”,科研人员与农民紧密合作,将种植、养殖等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科技小院不仅是科研的阵地,更是技术普及的窗口。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指导、示范展示等方式,科技小院将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传授给广大农民,提高了他们的科技素养和生产技能。据东南网消息,近日,福建省福州市罗源县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陈晨然正积极与福建农林大学邵光明教授对接,努力把培训办到养殖户“家门口”。科技小院让科技成果“下地入海”,有效提高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增加了农业产出和农民收入。“通过培训,现在我养殖的大黄鱼总体成活率能提高10%以上,相信在科技小院的技术指导下,接下来的成果会更加丰硕!”大黄鱼养殖户张航文说,以前他总凭着自己的经验来养殖大黄鱼,如果想向人请教养殖经验,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路费去外地学习,成本高昂。如今在家门口就能免费享受专家的指导,自己养殖大黄鱼的底气更足了。人才培育 助力乡村振兴如今,“科技小院”开始肩负起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使命,乡村振兴战略的“五大振兴”,产业振兴和人才振兴联系紧密,同轨同向,相互助力。科技小院是青年人才成长的“练兵场”,也是农民学习科技的“大讲堂”,更是乡村产业的“试验田”。它不仅是高校教学科研的一种创新,同样是振兴乡村的一种探索,既改变乡村的物,又改变乡村的人。科技小院的价值在于打通了教育科技人才发展的链条,聚焦以科技创新解决产业问题,以产业和人才带动乡村全面振兴。师生们把土地当黑板,以作物为教材,立足小院以点带面辐射周边农村发展。据北京日报报道,近日,一档名为《出道吧!科技小院》的农业真人秀节目因展现青年学子扎根农村的点滴细节而走红。现代农业对从业者素质的要求更综合,对农业学科的期待也更大。人们常说,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对农科学生来说,科技小院既是交给学校的毕业论文,也是交给产业的毕业论文,可以全方位提升能力素养,包括人文情怀、吃苦精神、实际能力等。乡村不仅需要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也需要大量的本土实用人才。(文/许鹏达)1724146995626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王澎环球网172414699562611[]{"email":"wangpeng@huanqiu.com","name":"王澎"}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将“科技小院”写入其中,并提出“推广科技小院模式,鼓励科研院所、高校专家服务农业农村”。科技小院的核心优势之一在于其扎根田间地头的服务模式。通过直接驻扎在农村,科技小院能够近距离观察、了解并精准对接农民的实际需求。在助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科技小院”充分发挥科技的力量,通过引入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帮助农民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经济效益。此外,“科技小院”通过搭建人才培养平台,为农村地区的青年人才提供了实践锻炼和成长成才的机会。扎根底层 深入生产一线“科技小院”是高校师生和科研院所技术人员从事科学研究、服务“三农”工作的重要平台。它以科技创新带动乡村创业,把高质量论文写在乡村大地上,以科技成果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科技小院”通过建立“高校-政府-企业-农民”多元主体协作机制,实现“专家与农民零距离、科研与生产零距离、育人与用人零距离”,探寻农业技术推广的新模式、农业科研体制改革的新思路和专业人才培养的新途径。据湖南日报报道,武冈市晏田乡种植辣椒历史久远,因干旱、品种老化,辣椒产量低、销售单一,效益不理想。以“武冈辣椒科技小院”为平台,湖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健康学院副院长周定港博士,与省农业科学院专家一起深入田间指导,当地引进线椒、皱皮椒等6个新品种,打造7个示范种植基地,培训农户采用覆盖地膜、堆肥池等新技术,成功帮助该乡塑造“椒闻天下”岩椒品牌,辐射带动该乡辣椒种植户增收200余万元。“学校根据产业发展需求,派出专家、研究生团队进驻‘科技小院’,把实验室建在田间地头,为产业发展打造一支深入田间地头的乡土人才队伍。”湖南科技大学党委书记唐亚阳介绍,该校派出专家技术团队,围绕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展开全过程研究和服务,形成科技成果转化、技术服务推广、乡土人才培育链条。目前,武冈市已建成4个国家级、3个省级“科技小院”,覆盖辣椒、油桐、大豆种植及铜鹅养殖等领域,推广新技术56项,促成科研成果转化20项,培养新农民500余名,技术辐射带动6000余户农民增产增收。科技助农 实现增产增收“科技小院”既是实践课堂、创新平台,又是“转换间”,已经成为许多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的试验示范基地。通过“科技小院”,科研人员与农民紧密合作,将种植、养殖等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科技小院不仅是科研的阵地,更是技术普及的窗口。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指导、示范展示等方式,科技小院将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传授给广大农民,提高了他们的科技素养和生产技能。据东南网消息,近日,福建省福州市罗源县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陈晨然正积极与福建农林大学邵光明教授对接,努力把培训办到养殖户“家门口”。科技小院让科技成果“下地入海”,有效提高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增加了农业产出和农民收入。“通过培训,现在我养殖的大黄鱼总体成活率能提高10%以上,相信在科技小院的技术指导下,接下来的成果会更加丰硕!”大黄鱼养殖户张航文说,以前他总凭着自己的经验来养殖大黄鱼,如果想向人请教养殖经验,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路费去外地学习,成本高昂。如今在家门口就能免费享受专家的指导,自己养殖大黄鱼的底气更足了。人才培育 助力乡村振兴如今,“科技小院”开始肩负起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使命,乡村振兴战略的“五大振兴”,产业振兴和人才振兴联系紧密,同轨同向,相互助力。科技小院是青年人才成长的“练兵场”,也是农民学习科技的“大讲堂”,更是乡村产业的“试验田”。它不仅是高校教学科研的一种创新,同样是振兴乡村的一种探索,既改变乡村的物,又改变乡村的人。科技小院的价值在于打通了教育科技人才发展的链条,聚焦以科技创新解决产业问题,以产业和人才带动乡村全面振兴。师生们把土地当黑板,以作物为教材,立足小院以点带面辐射周边农村发展。据北京日报报道,近日,一档名为《出道吧!科技小院》的农业真人秀节目因展现青年学子扎根农村的点滴细节而走红。现代农业对从业者素质的要求更综合,对农业学科的期待也更大。人们常说,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对农科学生来说,科技小院既是交给学校的毕业论文,也是交给产业的毕业论文,可以全方位提升能力素养,包括人文情怀、吃苦精神、实际能力等。乡村不仅需要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也需要大量的本土实用人才。(文/许鹏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