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5Nh8PjdQN xy.huanqiu.comarticle四川马尔康市:精准施策 推动全域旅游迈上新台阶/em2d4g1am/em2l29ib2自2016年阿坝州成功列入首批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以来,四川省马尔康市作为州府驻地,主动扛起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政治责任、政治担当,以“旅游+”“+旅游”为载体,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商、养、学、情、闲、奇”等旅游要素,扎实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旅游+”持续发力 旅游产业提质增量马尔康市松岗镇洛威村平均海拔2700米,位于马尔康的深沟远寨。今年,马尔康、崇州、浙江平阳“三方”建立共建机制,以“花”绘点,投资690万元流转土地种植向日葵300余亩,大力推进“旅游+乡村”建设,成功在洛威村打造“花语藏寨”项目,并配以乡村民宿、中蜂养殖体验为乡村旅游系列项目,让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地方,逐步形成“游在洛威、吃在洛威、耕在洛威、住在洛威”的藏式生活沉浸式体验打卡地。回乡创业的村民格桑尼玛说,自己也吃上了“旅游饭”。不仅是在洛威村,在梭磨乡毛木初村,当地群众不等不靠,在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依托特有的区位优势和独特的森工文化、美食文化、自然风光,大力发展乡村度假旅游,亲子游、度假游成为一种时尚;在松岗镇松岗村,村支部书记赵春秀率先开办农家乐,示范带动松岗村发展旅游服务,促进乡村振兴快速发展。如今,全市以“旅游+乡村”的新型业态正悄然崛起,全市旅游服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文旅业态显著增多。市文体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马尔康紧紧围绕“绿色生态旅游城市、乡村休闲胜地、重要旅游目的地”目标,深入开展“旅游+生态”“旅游+农牧”“旅游+红色”“旅游+非遗”“旅游+节庆”等,不断完善旅游新旧“六要素”和旅游服务功能,丰富旅游生态和人文内涵,促进多产业融合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旅游+”稳步实施 旅游格局与时俱进马尔康卓克基嘉绒藏族文化国家4A级旅游景区集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土司文化等为一体,充分体现了马尔康厚重的文化底蕴。为再次提升景区品质、增加文旅业态,今年,投资13.8亿的尘埃落定红色文化旅游城项目正如荼推进,项目立足“赋能增效”,将新建长征大剧院、电影博物馆、红城体验区等特色文旅业态,助力文旅发展。马尔康嘉绒投资集团负责人介绍,到2023年,待投资7.2亿的雪马山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6亿的松岗天街景区品质提升等项目完工,尘埃落定红色文化旅游城将与雪马山景区、松岗天街景区等优质旅游景点,形成“多点支撑、全域联动”的新格局,形成国道317线文旅资源最富集、最富内涵的旅游城市。“只有更加丰富的业态、才能吸引更多的流量,只有不断丰富内生动力,才能为全州文旅产业添砖加瓦、持续发力”,马尔康市全域旅游攻坚行动指挥部负责人介绍,马尔康以“旅游产业全域覆盖、旅游景区全域联动、旅游资源全域优化、旅游线路全域统筹、旅游品牌全域整合、旅游市场全域营销”为发展理念,以项目建设撬动旅游市场“提质增效”,2022年,实施文旅项目21个,总投资达85亿元,涵盖市政建设、景区建设、乡村旅游、文物发掘与保护、宣传营销等内容;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阿坝马尔康段纳足村、直波村、石果坝等“红军村”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各类重大项目的建设,成为马尔康“旅游+”“+旅游”的重要引擎。在增添内生动力的同时,马尔康不断加强招商引资力度,巧借“外力”助力全域旅游发展。2022年1月,投资5000万坐落于松岗镇丹波的麦大湿丹波意象酒店正式开门营业;2021年4月,投资4亿元的马尔康康成锦地开工建设……“招商引资、投资拉动,是助力经济发展、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市经信局负责人介绍,通过做优招商引资、做强企业品牌,不仅丰富了文化旅游的业态,也让旅游服务功能得到大幅提升,为全市全域旅游造出了更好的发展空间。据悉,为扎实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近年来,马尔康市严格按照阿坝州委、州政府的工作部署要求,在组建市全域旅游攻坚行动指挥部、市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等专职机构的同时,制发了《马尔康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等政策性文件,以“旅游强县”战略为核心引领,持续推动旅游业健康发展、文旅经济向优向好,文旅产业支撑越发有力、旅游业快速发展壮大。马尔康市委主要负责人表示,未来,马尔康将立足绿色生态优势、红色革命传承和多姿多彩的嘉绒文化,坚决扛起文旅攻坚大旗,持续壮大文旅产业,扎实推进“文旅融合、全域旅游”这篇文章,着力将马尔康打造为历史有深度、文化有厚度、旅游有热度、康养有温度的国际生态旅游文化名城。(供稿 马尔康市委宣传部)1659491725517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张黎萍环球网165949184083512[]//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562ccc44fc646b76378365ed537929e7u1.png{"email":"guoruoyu@huanqiu.com","name":"郭若渔"}
自2016年阿坝州成功列入首批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以来,四川省马尔康市作为州府驻地,主动扛起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政治责任、政治担当,以“旅游+”“+旅游”为载体,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商、养、学、情、闲、奇”等旅游要素,扎实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旅游+”持续发力 旅游产业提质增量马尔康市松岗镇洛威村平均海拔2700米,位于马尔康的深沟远寨。今年,马尔康、崇州、浙江平阳“三方”建立共建机制,以“花”绘点,投资690万元流转土地种植向日葵300余亩,大力推进“旅游+乡村”建设,成功在洛威村打造“花语藏寨”项目,并配以乡村民宿、中蜂养殖体验为乡村旅游系列项目,让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地方,逐步形成“游在洛威、吃在洛威、耕在洛威、住在洛威”的藏式生活沉浸式体验打卡地。回乡创业的村民格桑尼玛说,自己也吃上了“旅游饭”。不仅是在洛威村,在梭磨乡毛木初村,当地群众不等不靠,在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依托特有的区位优势和独特的森工文化、美食文化、自然风光,大力发展乡村度假旅游,亲子游、度假游成为一种时尚;在松岗镇松岗村,村支部书记赵春秀率先开办农家乐,示范带动松岗村发展旅游服务,促进乡村振兴快速发展。如今,全市以“旅游+乡村”的新型业态正悄然崛起,全市旅游服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文旅业态显著增多。市文体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马尔康紧紧围绕“绿色生态旅游城市、乡村休闲胜地、重要旅游目的地”目标,深入开展“旅游+生态”“旅游+农牧”“旅游+红色”“旅游+非遗”“旅游+节庆”等,不断完善旅游新旧“六要素”和旅游服务功能,丰富旅游生态和人文内涵,促进多产业融合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旅游+”稳步实施 旅游格局与时俱进马尔康卓克基嘉绒藏族文化国家4A级旅游景区集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土司文化等为一体,充分体现了马尔康厚重的文化底蕴。为再次提升景区品质、增加文旅业态,今年,投资13.8亿的尘埃落定红色文化旅游城项目正如荼推进,项目立足“赋能增效”,将新建长征大剧院、电影博物馆、红城体验区等特色文旅业态,助力文旅发展。马尔康嘉绒投资集团负责人介绍,到2023年,待投资7.2亿的雪马山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6亿的松岗天街景区品质提升等项目完工,尘埃落定红色文化旅游城将与雪马山景区、松岗天街景区等优质旅游景点,形成“多点支撑、全域联动”的新格局,形成国道317线文旅资源最富集、最富内涵的旅游城市。“只有更加丰富的业态、才能吸引更多的流量,只有不断丰富内生动力,才能为全州文旅产业添砖加瓦、持续发力”,马尔康市全域旅游攻坚行动指挥部负责人介绍,马尔康以“旅游产业全域覆盖、旅游景区全域联动、旅游资源全域优化、旅游线路全域统筹、旅游品牌全域整合、旅游市场全域营销”为发展理念,以项目建设撬动旅游市场“提质增效”,2022年,实施文旅项目21个,总投资达85亿元,涵盖市政建设、景区建设、乡村旅游、文物发掘与保护、宣传营销等内容;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阿坝马尔康段纳足村、直波村、石果坝等“红军村”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各类重大项目的建设,成为马尔康“旅游+”“+旅游”的重要引擎。在增添内生动力的同时,马尔康不断加强招商引资力度,巧借“外力”助力全域旅游发展。2022年1月,投资5000万坐落于松岗镇丹波的麦大湿丹波意象酒店正式开门营业;2021年4月,投资4亿元的马尔康康成锦地开工建设……“招商引资、投资拉动,是助力经济发展、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市经信局负责人介绍,通过做优招商引资、做强企业品牌,不仅丰富了文化旅游的业态,也让旅游服务功能得到大幅提升,为全市全域旅游造出了更好的发展空间。据悉,为扎实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近年来,马尔康市严格按照阿坝州委、州政府的工作部署要求,在组建市全域旅游攻坚行动指挥部、市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等专职机构的同时,制发了《马尔康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等政策性文件,以“旅游强县”战略为核心引领,持续推动旅游业健康发展、文旅经济向优向好,文旅产业支撑越发有力、旅游业快速发展壮大。马尔康市委主要负责人表示,未来,马尔康将立足绿色生态优势、红色革命传承和多姿多彩的嘉绒文化,坚决扛起文旅攻坚大旗,持续壮大文旅产业,扎实推进“文旅融合、全域旅游”这篇文章,着力将马尔康打造为历史有深度、文化有厚度、旅游有热度、康养有温度的国际生态旅游文化名城。(供稿 马尔康市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