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ATTYVY4jr作者:黄陶旭 张黎萍xy.huanqiu.comarticle四川九龙县:“茶马古道”上走出“农文旅”发展新路子/em2d4g1am/em2l29ib2“酒香不怕巷子深,茶香悠悠引人醉”位于四川甘孜州九龙县城东南99公里处的云上天乡——魁多镇,与凉山州隔雅砻江相望,在这片土地上,生长着全球海拔最高的古茶树,孕育了悠久的“茶马古道”文化。近年来,魁多镇茶产业发展迅猛,并先后荣获多项荣誉,而这,也吸引了“追寻红色足迹·中省主流媒体甘孜行”媒体团的关注。云上天乡——魁多镇,正如其名,这是一座建立在高山上的村镇,早在700多年前,当地老百姓在这片土地上发现了茶树,并亲切地称呼其为“瑞草”。如今,这株瑞草已成为魁多镇儿女们增收致富的法宝,也成为九龙县“五朵金花+”产业中的一朵。走进魁多镇里伍村,虽已入冬,但依然花木葱茏,茶叶飘香,映入眼帘的是漫山的茶树与独具特色的民居。据悉,为了发展当地特色产业、鼓励老百姓种植茶叶,自2005年以来,九龙县委、县政府以免费发放茶苗、免费发放工具、定期邀请专家实地进行技术培训、每亩茶地给予每年500元补助等方式,积极扶持茶叶产业。同时,九龙县委、县政府引进九龙天乡原生态茶叶有限公司,以“公司+茶叶协会+农户”的运作模式经营茶园。公司主要负责收购、加工、销售农户的茶叶,农户主要负责种茶、管理,茶叶协会则起到保障公司向农户收购茶叶时不会压低价格、还要保证茶农卖给公司的茶叶质量。“我家11亩地已经全部用来种茶了,一年下来,比以前种玉米能多出3万元收入。”今年54岁的张桃枝是魁多镇里伍村人,2013年,他拿起锄头刨掉了自家地里的玉米和洋芋,种起了由政府免费发放的茶苗。这一种,让张桃枝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以前种洋芋、玉米勉强填饱肚子,生活都是问题,种了茶叶后手头宽裕起来了,日子富起来了。去年还给儿子买了辆17万多元的小车。”张桃枝的经历是九龙县推动茶产业发展落地见效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魁多镇茶叶种植面积达3900余亩,占全县茶叶种植面积的68.4%,其中100年以上的古茶树有7.48万株,其特产茶品牌“九龙天乡”已连续8年获茶博会金奖,并于去年7月获得“国家绿色食品”称号。“古茶树是魁多的‘活化石’,是无价之宝,下步还要建立自己的育苗基地。一片茶叶带动一方百姓致富,2020年里伍村茶农收入高于全县农民收入的22%。今年4月,魁多镇党委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四川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魁多镇党委书记秦秀珍自豪地说,“今年新建50亩育苗基地1个,实现低产茶园改造1000亩,茶叶产业园区带动全县2880户增收,今年园区总产值预计达5616万元。”同时,魁多镇还依托茶叶产业,深入挖掘茶马文化、普米文化、客家文化和“非遗”文化等,打造“云上天乡、茶韵魁多”文旅品牌,并于2020年11月成功将云上天乡景区建设成国家3A级旅游景区,九龙生态茶叶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创建为州级农业产业园区。景区内主要景点有遇见魁多、烟雨茶鹭、“普米记忆”微博馆、变迁遗址、绒巴茶非遗展厅、翡翠流韵、古茶树园等,实现了园区景区化、景区园区化、景区产业化“三化”互动。在今年11月底,魁多镇还被评为了四川省首批省级乡村文化振兴样板镇。“在成功将园区和景区相融合的同时,我们就考虑到要发展乡村旅游,让村民们再多一条致富路。”秦秀珍介绍道,“为了鼓励村民们发展乡村旅游,我们出台了多项政策帮助村民,比如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放宽银行贷款,让村民们有足够资金吃到‘旅游饭’;近期县人社局还在里伍村开展了为期15天的乡村旅游民宿、餐饮、家政服务培训,120名村民参加了培训,群众服务旅游的意识不断增强。”在魁多镇里伍村,村民王天芬家是村里出了名的“民宿行家”,2020年,为了响应发展旅游业的号召,王天芬一家向银行贷款80万元,带头将自家房屋改建成民宿。自今年“十一”黄金周正式营业以来,王天芬家的民宿已接待200余名游客,实现4万余元净收入。“9个房间都是爆满。”王天芬说道,“我们家的民宿开通了线上平台,节假日的时候手机就停不下来,全是打电话来预定房间的。”据悉,目前魁多镇已有6家正式营业的民宿,集住宿、餐饮、休闲等于一体,还有不少魁多镇村民正考虑改建民宿。“我们要让游客来魁多镇品茗、观光、怡情。”秦秀珍说,我们正在以茶叶为载体,实现“产业+文化+旅游”的高度融合,打造一条完美结合的发展链。近年来,九龙县坚定走高质量发展的路子不动摇,大力实施县域经济崛起战略,做好农业增效、文旅突破、清洁能源、绿色矿业“四篇文章”,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增强内生发展动力,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努力创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1640657039871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张黎萍环球网164065746277612[]//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54d0c1187a6508ea43854c52290ac0b9u1.png{"email":"lixiaodan@huanqiu.com","name":"李晓丹"}
“酒香不怕巷子深,茶香悠悠引人醉”位于四川甘孜州九龙县城东南99公里处的云上天乡——魁多镇,与凉山州隔雅砻江相望,在这片土地上,生长着全球海拔最高的古茶树,孕育了悠久的“茶马古道”文化。近年来,魁多镇茶产业发展迅猛,并先后荣获多项荣誉,而这,也吸引了“追寻红色足迹·中省主流媒体甘孜行”媒体团的关注。云上天乡——魁多镇,正如其名,这是一座建立在高山上的村镇,早在700多年前,当地老百姓在这片土地上发现了茶树,并亲切地称呼其为“瑞草”。如今,这株瑞草已成为魁多镇儿女们增收致富的法宝,也成为九龙县“五朵金花+”产业中的一朵。走进魁多镇里伍村,虽已入冬,但依然花木葱茏,茶叶飘香,映入眼帘的是漫山的茶树与独具特色的民居。据悉,为了发展当地特色产业、鼓励老百姓种植茶叶,自2005年以来,九龙县委、县政府以免费发放茶苗、免费发放工具、定期邀请专家实地进行技术培训、每亩茶地给予每年500元补助等方式,积极扶持茶叶产业。同时,九龙县委、县政府引进九龙天乡原生态茶叶有限公司,以“公司+茶叶协会+农户”的运作模式经营茶园。公司主要负责收购、加工、销售农户的茶叶,农户主要负责种茶、管理,茶叶协会则起到保障公司向农户收购茶叶时不会压低价格、还要保证茶农卖给公司的茶叶质量。“我家11亩地已经全部用来种茶了,一年下来,比以前种玉米能多出3万元收入。”今年54岁的张桃枝是魁多镇里伍村人,2013年,他拿起锄头刨掉了自家地里的玉米和洋芋,种起了由政府免费发放的茶苗。这一种,让张桃枝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以前种洋芋、玉米勉强填饱肚子,生活都是问题,种了茶叶后手头宽裕起来了,日子富起来了。去年还给儿子买了辆17万多元的小车。”张桃枝的经历是九龙县推动茶产业发展落地见效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魁多镇茶叶种植面积达3900余亩,占全县茶叶种植面积的68.4%,其中100年以上的古茶树有7.48万株,其特产茶品牌“九龙天乡”已连续8年获茶博会金奖,并于去年7月获得“国家绿色食品”称号。“古茶树是魁多的‘活化石’,是无价之宝,下步还要建立自己的育苗基地。一片茶叶带动一方百姓致富,2020年里伍村茶农收入高于全县农民收入的22%。今年4月,魁多镇党委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四川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魁多镇党委书记秦秀珍自豪地说,“今年新建50亩育苗基地1个,实现低产茶园改造1000亩,茶叶产业园区带动全县2880户增收,今年园区总产值预计达5616万元。”同时,魁多镇还依托茶叶产业,深入挖掘茶马文化、普米文化、客家文化和“非遗”文化等,打造“云上天乡、茶韵魁多”文旅品牌,并于2020年11月成功将云上天乡景区建设成国家3A级旅游景区,九龙生态茶叶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创建为州级农业产业园区。景区内主要景点有遇见魁多、烟雨茶鹭、“普米记忆”微博馆、变迁遗址、绒巴茶非遗展厅、翡翠流韵、古茶树园等,实现了园区景区化、景区园区化、景区产业化“三化”互动。在今年11月底,魁多镇还被评为了四川省首批省级乡村文化振兴样板镇。“在成功将园区和景区相融合的同时,我们就考虑到要发展乡村旅游,让村民们再多一条致富路。”秦秀珍介绍道,“为了鼓励村民们发展乡村旅游,我们出台了多项政策帮助村民,比如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放宽银行贷款,让村民们有足够资金吃到‘旅游饭’;近期县人社局还在里伍村开展了为期15天的乡村旅游民宿、餐饮、家政服务培训,120名村民参加了培训,群众服务旅游的意识不断增强。”在魁多镇里伍村,村民王天芬家是村里出了名的“民宿行家”,2020年,为了响应发展旅游业的号召,王天芬一家向银行贷款80万元,带头将自家房屋改建成民宿。自今年“十一”黄金周正式营业以来,王天芬家的民宿已接待200余名游客,实现4万余元净收入。“9个房间都是爆满。”王天芬说道,“我们家的民宿开通了线上平台,节假日的时候手机就停不下来,全是打电话来预定房间的。”据悉,目前魁多镇已有6家正式营业的民宿,集住宿、餐饮、休闲等于一体,还有不少魁多镇村民正考虑改建民宿。“我们要让游客来魁多镇品茗、观光、怡情。”秦秀珍说,我们正在以茶叶为载体,实现“产业+文化+旅游”的高度融合,打造一条完美结合的发展链。近年来,九龙县坚定走高质量发展的路子不动摇,大力实施县域经济崛起战略,做好农业增效、文旅突破、清洁能源、绿色矿业“四篇文章”,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增强内生发展动力,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努力创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