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v2zkgSg28 xy.huanqiu.comarticle四川道孚县:发展蔬菜产业 助力乡村农业产业振兴/em2d4g1am/em2l29ib2近年来,四川甘孜州道孚县积极推动农产品特色产业发展,充分调动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发展以莴笋为代表性的特色农产品,帮助当地老百姓解决务工难题,带动老百姓发展集体经济,促进农民丰产增收。走进八美镇、泰宁镇的“美德蔬菜现代农业园区”,映入眼帘的是绿油油平整铺展的莴笋,吸饱水之后的它们在田野间自由舒展“腰身”。眼前这种大棒、耐寒、高产的正是农业区的主打蔬菜产品“三青莴笋”。这种莴笋作为道孚县重要的产业支柱,为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发展乡村经济,帮助农民致富,助力乡村振兴,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自从美德蔬菜现代农业园区入驻以后,八美镇、泰宁镇居民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以前这里的老百姓主要种植青稞等传统农业作物,收入不仅单一而且很微薄,以至于村民只能外出打工来维持基本生活。近年来,道孚县委政府根据当地老百姓需求和八美片区实际,引进优质农业公司,让原来这片种植青稞、豌豆等传统作物土地摇身一变成了“致富摇篮”。园区工作人员王晓峰说:“在甘孜州委州政府和道孚县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园区成立于2019年12月份,在2020年的时候,我们园区就顺利的评定为州级现代农业园区,在2021年的时候,我们园区总共流转了5398.17亩土地。”原来种植青稞一亩产量150公斤左右,收入也就500元到600元。经过多方实地调研和研讨后,在2019年,道孚县实施了以八美镇和泰宁镇为中心打造美德蔬菜现代农业园区的规划,引进13家农业企业入驻,以每年520元/亩的价格流转了1.1万亩土地,带动当地经济经济发展,帮助老百姓增收致富,实现园区单位土地生产效益为2492.03元/亩/年,比当地土地生产效益平均高113.33%,达到单位产出效益高出当地平均水平20%以上。园区种植的蔬菜以莴笋、土豆为主,其中增收效应最好的要数鸿运农业专业合作社种植的莴笋了,以2.4元一公斤的价格,远销成都、重庆、上海、广州等地。通过土地流转种植绿色蔬菜的方式,不仅让村民们不出门就能得到一份满意的工作,也实实在在让村民看到了致富新希望。据悉,为更好的发展园区经济还修建了加工车间,实现农特产品次品筛选以及分拣、打捆装箱,园区还修建了11间冷藏库,整个库容总量达2100㎡,一次性储存量达800吨,开辟了冷链物流,目前运输各类蔬菜已达8000余吨,确保买家吃进嘴里的每一口蔬菜都是新鲜的,实现了园区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除此之外,泰宁镇街村村两委还成立了“自己”的合作社,创建了三青莴笋种植基地,准备待试验成功之后在全村推广,让全村村民加入其中,带动村民实现自种自销。泰宁镇街村支部委员会副书记格绒洛珠介绍,这个是街村的农业专业合作社三青莴笋的试行管理试验基地,现在种植的主要是三青莴笋,市场销量稍微要好一点。下一步,合作社打算多学经验,多种三青莴笋,带动广大群众发家致富,变输血为造血。格绒洛珠说:“这种模式很好,又为老百姓增加了一个致富的渠道。”泰宁镇街村合作社建立试验基地,实行土地管理模式,带领当地的群众积极探索一条自主播种、采摘、售卖的致富路子,让大家即学到技术又打通了快速致富的渠道。王晓峰表示:“我们这儿主要是培育新型的三青莴笋的一个品种,下一步我们计划把劳务库完善,让很多个合作社成为泰宁镇和八美两镇的一个示范点,让土地管理模式更好的在我们道孚拓展开。”转型升级后的美德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将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与新型的种植技术、创新的土地管理模式等有机结合,既解决了当地群众的就业难问题,同时也帮助老百姓搭建了一个自种自销的渠道,帮助他们更快更好地掌握新技术种植优质产品,为当地农户打造了一条惠农富农之路。下一步,美德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将以“完善、壮大、探索、提升”八个字为导向,从而科学的解决好一园一产过量化和一地一产长时化等瓶颈问题,力求园区在软硬件和产品产销以及品质规格上实现质的一个提升,从而带动当地群众有一个更好的致富的途径。(杨雪 黄兴 余心杰 陈鹏)1626140909168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张黎萍环球网162616100005011[]//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9a5f4a71f5001df145e9b963a7be6748u5.JPG{"email":"lixiaodan@huanqiu.com","name":"李晓丹"}
近年来,四川甘孜州道孚县积极推动农产品特色产业发展,充分调动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发展以莴笋为代表性的特色农产品,帮助当地老百姓解决务工难题,带动老百姓发展集体经济,促进农民丰产增收。走进八美镇、泰宁镇的“美德蔬菜现代农业园区”,映入眼帘的是绿油油平整铺展的莴笋,吸饱水之后的它们在田野间自由舒展“腰身”。眼前这种大棒、耐寒、高产的正是农业区的主打蔬菜产品“三青莴笋”。这种莴笋作为道孚县重要的产业支柱,为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发展乡村经济,帮助农民致富,助力乡村振兴,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自从美德蔬菜现代农业园区入驻以后,八美镇、泰宁镇居民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以前这里的老百姓主要种植青稞等传统农业作物,收入不仅单一而且很微薄,以至于村民只能外出打工来维持基本生活。近年来,道孚县委政府根据当地老百姓需求和八美片区实际,引进优质农业公司,让原来这片种植青稞、豌豆等传统作物土地摇身一变成了“致富摇篮”。园区工作人员王晓峰说:“在甘孜州委州政府和道孚县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园区成立于2019年12月份,在2020年的时候,我们园区就顺利的评定为州级现代农业园区,在2021年的时候,我们园区总共流转了5398.17亩土地。”原来种植青稞一亩产量150公斤左右,收入也就500元到600元。经过多方实地调研和研讨后,在2019年,道孚县实施了以八美镇和泰宁镇为中心打造美德蔬菜现代农业园区的规划,引进13家农业企业入驻,以每年520元/亩的价格流转了1.1万亩土地,带动当地经济经济发展,帮助老百姓增收致富,实现园区单位土地生产效益为2492.03元/亩/年,比当地土地生产效益平均高113.33%,达到单位产出效益高出当地平均水平20%以上。园区种植的蔬菜以莴笋、土豆为主,其中增收效应最好的要数鸿运农业专业合作社种植的莴笋了,以2.4元一公斤的价格,远销成都、重庆、上海、广州等地。通过土地流转种植绿色蔬菜的方式,不仅让村民们不出门就能得到一份满意的工作,也实实在在让村民看到了致富新希望。据悉,为更好的发展园区经济还修建了加工车间,实现农特产品次品筛选以及分拣、打捆装箱,园区还修建了11间冷藏库,整个库容总量达2100㎡,一次性储存量达800吨,开辟了冷链物流,目前运输各类蔬菜已达8000余吨,确保买家吃进嘴里的每一口蔬菜都是新鲜的,实现了园区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除此之外,泰宁镇街村村两委还成立了“自己”的合作社,创建了三青莴笋种植基地,准备待试验成功之后在全村推广,让全村村民加入其中,带动村民实现自种自销。泰宁镇街村支部委员会副书记格绒洛珠介绍,这个是街村的农业专业合作社三青莴笋的试行管理试验基地,现在种植的主要是三青莴笋,市场销量稍微要好一点。下一步,合作社打算多学经验,多种三青莴笋,带动广大群众发家致富,变输血为造血。格绒洛珠说:“这种模式很好,又为老百姓增加了一个致富的渠道。”泰宁镇街村合作社建立试验基地,实行土地管理模式,带领当地的群众积极探索一条自主播种、采摘、售卖的致富路子,让大家即学到技术又打通了快速致富的渠道。王晓峰表示:“我们这儿主要是培育新型的三青莴笋的一个品种,下一步我们计划把劳务库完善,让很多个合作社成为泰宁镇和八美两镇的一个示范点,让土地管理模式更好的在我们道孚拓展开。”转型升级后的美德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将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与新型的种植技术、创新的土地管理模式等有机结合,既解决了当地群众的就业难问题,同时也帮助老百姓搭建了一个自种自销的渠道,帮助他们更快更好地掌握新技术种植优质产品,为当地农户打造了一条惠农富农之路。下一步,美德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将以“完善、壮大、探索、提升”八个字为导向,从而科学的解决好一园一产过量化和一地一产长时化等瓶颈问题,力求园区在软硬件和产品产销以及品质规格上实现质的一个提升,从而带动当地群众有一个更好的致富的途径。(杨雪 黄兴 余心杰 陈鹏)